深层次审视李兰娟、郑树森双院士经商的多重违规违法风险

 红蚂蚁   2025-06-25 08:38   42 人阅读  0 条评论

上图来自百度。

有人问我图呢?图删除了,别回过来李、郑双院士又投诉说侵犯她们的肖像权。

换张图吧:

图片

李兰娟与郑树森作为中国工程院双院士,其商业行为虽在程序上部分符合“科研人员创新创业”的政策框架,但从深层次审视,存在多重违规违法风险,涉及利益冲突、学术伦理、公权私用及医疗公益性侵蚀等核心问题。

一、职务利益冲突:公权与私企的边界侵蚀


在职期间商业布局的合规性存疑

李兰娟在1998-2008年担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期间,主导公立医疗资源分配;郑树森在1997-2015年任浙大一附院院长,掌控三甲医院核心资源。而树兰医疗成立于2013年,两人均直接参与民营医院创办并担任管理职务(李任董事长,郑任董事)。郑树森此举涉嫌违反《公务员法》第59条“公务员不得从事营利性活动”及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》中关于“违规兼职取酬”的规定。

关键矛盾:公立医院院长同时运营同地区民营医院,可能利用职务影响力为自家企业输送资源(如患者引流、医保配额倾斜),但具体证据尚未公开。


退休后的“影子控制”问题

尽管两人于2020年、2023年先后退出树兰医疗董事会,但企业核心资产(“树兰”品牌取自两人名字)和融资背书仍高度依赖其院士身份。儿子郑杰(无医学背景)控股树兰投资并担任董事长,实际形成“院士前台站台、家族幕后掌控”的模式。此操作虽规避了名义关联,但未解决实质利益输送嫌疑,违反《中国科学院院士行为规范》中“禁止以院士称号为关联方谋利”的条款。


二、学术伦理失范:科研公信力与商业利益的混淆


研究成果的商业化争议

2020年疫情初期,李兰娟团队高调宣布抗病毒药物“阿比多尔”“达芦那韦”有效,被质疑为其子郑杰关联企业牟利。尽管调查显示郑杰的杭州华卓公司不涉及药品产销,但两项药物推荐后相关概念股(如江苏吴中、石药集团)股价暴涨,而树兰医疗同期估值跃升,时机巧合引发公众对“学术影响力变现”的合理性质疑8


郑树森的学术污点与商业关联

郑树森563例肝移植论文因“缺乏伦理审查证明”遭《国际肝杂志》集体撤稿,暴露其研究可能涉及伦理违规。而树兰医疗的核心业务之一正是肝移植(郑树森专业领域),公众担忧问题论文背后的临床资源是否被用于商业转化,且撤稿后无官方追责,削弱学术监督公信力。


三、资本化医疗的公益性危机


政府补助依赖与亏损扩张

树兰医疗2021-2023年连续亏损(累计超2亿元),却获得政府补助累计1.1亿元,2023年单年补助达9000万,占营收比例超5%。作为营利性机构,高额补贴涉嫌挤占公共医疗资金,违背《基本医疗卫生法》对“公平分配公共资源”的要求。


商业模式矛盾:企业定位高端医疗(如高价检测服务),与李兰娟公开倡导的“普惠医疗”形成反差,加剧医疗资源分配不公。


上市融资的伦理争议

树兰医疗负债率超100%,财务风险高企却冲刺港股上市,拟募资扩张商业版图。医疗本质具公益性,上市后的股东回报压力可能导致过度医疗、费用攀升,违反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》“非营利性导向”原则。罗翔“嘴里主义,心里生意”的批评直指其商业逻辑对医疗初心的腐蚀。


四、家族财团化:隐形权力网络构建


商业帝国的隐秘控制

郑杰名义控制118家企业(间接持股292家),涵盖医疗信息化、生物科技、医院管理等多领域。树兰医疗仅为冰山一角,实际形成以院士声誉为核心的资本网络。这种架构易引发两大违规风险:


一、资源垄断:通过关联交易将公立医院合作项目(如医院管理服务)导向家族企业;

二、监管规避:多层股权嵌套模糊实际受益人,规避“领导干部亲属经商”申报制度(李兰娟曾任正厅级干部)。


政商旋转门隐患

李兰娟从卫生厅长到院士企业家,郑树森从公立医院院长到民营医疗集团创始人,身份转换中存在“人脉资源延续”风险。例如,树兰医疗早期承接浙江多家公立医院管理项目,是否经公平招标无公开证据。


五、政策合规性漏洞与执法缺位


尽管国家允许院士技术入股或创业,但李兰娟夫妇案例暴露三大制度盲区:

审批透明度缺失:院士创业需报备单位及学部,但树兰医疗的审批过程、利益回避措施从未公开;

惩戒机制虚设:郑树森论文撤稿、李兰娟疫情期间药物推荐争议均无官方结论,削弱违规成本;

公益兜底不足:现行政策未限制营利性医疗企业接受高额政府补助,导致公共资金变相补贴私人资本。


重大违规风险时间轴与关联方

以下梳理关键争议点及潜在违规主体:

时间/事件涉事主体核心争议潜在违规性质
2013年树兰医疗成立
李兰娟(院士在身)/郑树森(在职院长)
郑树森公职人员创办营利性机构
违反《公务员法》禁止经商条款
2020年新冠药物推荐
李兰娟团队
关联企业疑云与概念股异常波动
利益输送嫌疑/违反学术中立原则
2021-2023年财务数据
树兰医疗
亏损依赖政府补助,负债率超100%
滥用公共资源/背离医疗公益性
郑树森论文撤稿事件
郑树森
563例肝移植伦理缺失
学术不端/临床资源商业化滥用风险
2024年港股IPO冲刺
郑杰(子)/投资机构
院士光环估值溢价,亏损上市
资本套利侵蚀医疗公平性

结论:程序正义缺失下的系统性风险


李兰娟夫妇的商业版图游走于政策模糊地带与伦理红线边缘,其核心违规违法性体现在:

1、权力与资本共生:利用公职、学术影响力为家族企业铺路,挑战社会公平;

2、公益与私利倒置:医疗资本化加剧资源分层,背离“健康中国”战略初心;

3、监管与问责失效:从学术伦理到商业合规,系统性监督缺位助长特权寻租。


若未建立院士商业活动的阳光化披露机制(如强制公开关联交易、补助用途)及公益兜底制度(如限制营利性医疗企业上市),此类“院士财阀化”现象恐将消解学术公信力,最终由公众承担医疗异化的代价。当白大褂染上金边,救死扶伤的誓言是否仍在回响? 唯有彻底透明的规则能回答这一质问。(未完待续,下篇说说李院士真相?不在乎多封次号,但揭露她是挡不住的)


不必辩驳,如果不是双院士的光环,资本认识他儿子是老几?


下期见,搁笔!

赞赏即可获赠9卷《毛泽东年谱》

爆文荐读
3.
文革真相及邓罪行都藏在《毛泽东年谱》,派送中…
1.
外逃老虎汇总
2.
历史钩沉:揭秘邓小平上位的两大事件!(若被拦截放心戳“继续访问”)
 相关文章  关键词:

评论已关闭!